|
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梦在逐步实现! ----二十大报告学习体会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2-11-02 10:54 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首推汉唐。“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霸气宣言。明朝中叶以后,中国逐步衰落。国人津津乐道康雍乾盛世的辉煌,只不过是帝国落日的辉煌,此时西方已然完成了工业革命,引领世界发展的潮流。落后就要挨打,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被打败,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推翻了满清王朝,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没有找到民族复兴的出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人民经过不懈奋斗,才逐步使这个梦想成为现实。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领导人提出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战略目标----四个现代化。1954年召开的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四个现代化”的概念第一次提出。1964年底召开的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希望把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三届人大确立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分“两步走”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力争在二十世纪末,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从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这样的基本国情出发,继续坚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明确提出要“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十二大首次把“翻两番”、“实现小康”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战略目标提出来:“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十三大规划出了一个清晰的中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发展蓝图:“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十五大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十六大宣布:“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七大提出:“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比二○○○年翻两番”。
21世纪前十年,中国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十八大提出:“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十九大指出:“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一百年”目标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十大宣布:“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从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现代化”口号,到改革开放继续坚持现代化,八十年代初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历代党的领导人接力实践现代化。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中国式现代化既开创了中国发展道路,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而且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对我国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成功创造了符合国情的现代化新道路,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行路径。对出界而言,中国式现代化突破了西方现代化模式,改写了现代化世界版图,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图/文:操雁冰,审核:彭莉) 下一篇心怀感恩 拥抱美好
|